巾城/文
慈云集
一,拜河畔的女孩
坐在波士顿的一家Pavement咖啡馆吃蓝莓muffin蛋糕,想起自己的上一个蓝莓muffin还是在3年多以前的泰国北部,拜河流域的某个小山村里的一个专门供西方人“体验生活”的地方。老板是个美国人,养了——不好意思——雇了,很多年轻美貌的泰国少女。她们和我构成了那个地方彼时惟一的亚洲面孔。
老板每天都和他们说泰语,坐在屋檐下面,翘着一只光脚瞧着他的女孩们走来走去。她们细细的小腿和蜿蜒的脚步就像是一个模子里铸的一样。当时那个蓝莓muffin要5美金,比今天的这个还贵,充斥着远离城市的瓷实劲儿,只是价格实在不太泰国。我记得当时吃完muffin,要了一只皮划艇,请了一个向导,准备顺着河道漂流而下。其中的一个女孩子领来了向导,送我们到了河边。她站在河岸向我挥手的时候,我几乎爱上了她。
也许那一刻触发我的心绪的,是我们就要道别的现实。我对她说的唯一的话是一句英语的“谢谢”,可是直到今天,当我无意间想起当时的情景,她的脸庞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嘿,拜河畔的女孩。
二,三个圣诞节
我读大学本科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去教会朝拜。第一个接收我的是个华人教会。他们不承认圣诞节,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耶稣是在那一天诞生的。在那个全世界都在庆祝的日子,他们显得很平静。那一天的聚会也很朴素,没有特别的装饰,也没有节日气氛。大家都像约好了一样,故意不提“圣诞”这两个字。只有一旁的小孩子按耐不住兴奋,脸上洋溢着特别的喜气。
大三的时候,一对意大利裔的夫妇把我带到了离学校相反方向的另一个教会,是个英文教会。他们的圣歌是用摇滚的方式唱的。每个星期天早晨,虽然我基本不会晚到,但每次台上都已是鼓点飞扬,歌者高举双手喊着颂赞的词,专注的脸上热泪盈眶。台下有人匆匆步入座席,有人已在走道忘情起舞……
他们的圣诞庆典是盛大的,放肆的。放肆的呼喊,放肆的赞美,放肆的虔诚。镁光灯打下昏暗的光点,他们挂满泪水的脸上写满圣体降生时的喜悦。
大四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份工作,为一个学校周边小村的小教堂弹唱诗班,于是不得不再次改换门庭。来这里朝拜的都是附近的农民,唱诗班是他们自发组织的。除了每周的“课业”,他们也会排些其它和耶稣基督有关的曲子。
工作是快乐的。虽然没有太多的收入,但尚显体面。我只和他们一起渡过了一个圣诞节。他们的牧师是轮流制,一个牧师的期限到了以后,会和其他村的交换,以防止牧师和信徒间太过密切的个人关系。那个圣诞是当时的牧师在那个教堂的最后一次主持。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节日欢乐的模样,我也特意准备了几首欢快的小曲用作间歇。
可是当第一个人哭着和女牧师道别时,这样的努力终究还是还是失败了。胖胖的女牧师却依然保持着优雅的笑容,与大家拥抱告别。和我拥抱时,她说,谢谢你这半年(我后来在这个教堂呆满了一年)和我们的陪伴,愿主常与你同在。
那座教堂有个小小的尖塔。冬天,积雪盖在塔上,很白,很美。
这些都是好几年前的往事了。用诗人的话说,就是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圣诞快乐,地上的人们。
三,侠
写曲子就像武侠小说,每当山穹水尽之时,总有英雄横刀立马,出现在你面前,为你解决问题。对我来说,这个英雄叫:大长音。
大长音,女,幻影系。以虚无飘渺之势化敌为尘,取敌于无形。
不要误解我。我天生勇武,不怎么需要他人相救,只是我有一个毕生的对手,他不死不灭,刚柔并济,阴阳难辨,如鬼魂一般缠绕在我的身边。他叫deadline.
Deadline,性别不明,派系多变,生性残忍,行踪诡异。常于不经意间闪现,取敌于不备。
每当deadline出现,我便需要大长音的相助才能度过难关。久而久之,我爱上了大长音。为了一睹其芳容,我东渡高丽,来到大长音的故乡。
我听说那大长音,乃大长今的妹妹。
我到了高丽,吃着一碗泡菜。
我数着菜叶子,一片,两片,三片……每数完一片,我就把它送进嘴里。一共七七四十九片菜叶。
七七四十九片菜叶下肚后,我望着窗外。积雪无痕,大长音没有出现。
作曲家,男,侠客系。性情多变,以诗为剑,以鹿为马。杀敌于剑下,敌亡而剑不沾血。我,就是作曲家。
我束好行囊,积雪中留下一行远去的脚印。
作曲家,世上最孤独的侠。
四,正确和不正确的社会观
有一个很基本但也常常会引起争议的道德问题。它的几个表述如下:
1) 你的一个同胞被一个难民强奸了,那么该受指责的究竟应该是“难民”,还是“这个难民”?
2) 如果10个难民里有6个被认为可能强奸别人,那么是否可以以此断定对其余的4个人也至少应该予以适当防范?
3) 如果对上一问答“是”,那么是否就可以反过来认为这是对这4个人的道德歧视?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主要指近代以来的西方教育)所带来的是天赋人权的观念,人首先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其次才是有其种族和社会归属的人。它的另一面则是“人以群分”的古老观念,认为一个人的人种或社会根基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塑造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模式,他们将构成这个种族或社会群体的大多数。个人想要摆脱群体禁锢,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成为少部分,而得以被认可为“例外”。这两种观点,前者被认为是平等的社会观,而后者是不平等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不平等的观念里,“低级”的也人不是没救的,但他要被认可,须要付出比“高级”人更多的努力。
也许人类的历史就是一场在政治正确与不正确之间的博弈。
五,无题
合唱队三个小时的排练结束时,已是夜里十点多了。整个队里年纪最大的白发老者一个人躺到观众席最后的平台上,做了几组拉伸。新来的合唱指挥是一位极其古板的老师,其排量方式大体就是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地唱同一个乐句。排他的练就像军训,几近折磨。可老先生(就坐在我正后方)从不抱怨,即使长时间站立后不得不用手扶着我的椅背,也绝不偷懒。相比于我这种排了不到一小时就开始向邻座抱怨的,不愧人生榜样。
老先生是我校的老数学教授。在我觉得合唱老师是像个白痴一样的时候,他可能反倒是怀着满心热忱的……
所谓近朱者赤。是我肚里的墨太黑,配不上你们的高尚。
六,水调歌头
我觉得我活在一个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主观上害怕被孤立,客观上又不屑于众人。牛逼到可以让我全然敬佩的和牛逼到可以让我完全放下包袱去鄙视的人一样少。于是在人群中,我常常不得不游移与高冷于馋媚的边缘,浑身不自在。
七,和创作有关的一段文字
……(前略)我突然想到,其实上述这样的观点难道不是烂大街的调调吗?这难道不是又一次体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意识形态:那些大多数总是显得不分彼此,而那些小部分却显得各不相同?
可正是这些各不相同的小部分汇集起形形色色的力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他们创造潮流,又不满于潮流,于是一辈子引领着潮流而行。
我想起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非要写“不主流”的东西?主流不好吗?他说,你这是歧视主流。你看看多少人在听主流的东西,多少人来给你捧场?
记得今年6月在水牛城的音乐节Eivind Buene的大师班上,一个在美国学习的韩国女孩放了一首“随大流”的大乐队作品,大师让她谈一谈这个曲子。她无不骄傲地说,我的东西都不是“乱写”的,我算好了和声,写让我自己感动的东西,我的作品是我的爷爷奶奶都能听得懂的。
教授看了看她,说,我理解你说的东西。但我把你的曲子署上一个150年前的作曲家的名字,别人丝毫看不出破绽。而且你这个曲子在150年前也只能算三流作品。
女孩有点不知所措。欧洲人是比较直接的,这和动不动就用夸张的词语夸人的美国人不同。她愣了愣说,我老师说了,这是一个“great piece”.
她的老师是Bright Sheng.
Eivind耸了耸肩。女孩接着说,而且我也要保证每个观众都听得懂我在写什么。
Eivind接过话茬,说是的,观众很重要。但我们也应该接受每个观众认知面和思维的不同,也许有些人听到了你的10%,也有些是30%,也有些可能听到了50%,但并不是你要的。你应该明白,这个世界上的有些东西,他们希望所有人接触后反应一样;也有些东西,他们希望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艺术只属于后者,它要求争议、创造,和进步。如果你的一个作品演完,所以的人都为你鼓掌,所有的名流都向你祝贺,那么对不起,你失败了。
我想女孩一直期待着“你多大了?——嗯,这么年轻就写出这么大,这么成熟的作品,真不容易”之类的评语。她显然几乎已经非常明显地摆出了一副自我防御的架势。大师见状,将谱子还给了她。他的最后一句话是:
“It's a great craft with a high level of orchestration. Congratulations."
欧洲的老师,骂起学生来竟也那么文雅。
(整理于2017年7月27日,于北京慈云寺小区)
说梦集
一,关于创作和表演
高中毕业以后,一直在学的就不是怎样表达,而是怎样克制。写诗、作曲,无一不是。任何的材料、作品,表达到70%或80%是最好的。少了,观者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多了,你把观者吓跑了。留一点白,让观者去体味,去想象。观者是须要想象的,艺术毕竟不是包子,pia一个塞嘴里,是啥味儿就啥味儿。艺术之味是复杂的,是因人而异的。你得给听众或观者这个自由。
演奏或表演其实也一样,最高的境界不是全然的宣泄,而是适当的克制。70%、80%是最好的点,多了,观者觉得腻,并且你自己很可能会因沉迷而疯掉;少了,那就会被认为感情不到位,淡而无味。留那20%左右的白给观众,让他们通过你的演奏或表演去与创作者直接交流,给他们想象、回味,与抒发的空间,这也是表演者的使命之一。
我们常说艺术,无论形式,都是一种爱意的表达。爱是交融,是凝视,是留白,是创造自由。切莫把爱变成一种占有,一种饕餮和贪婪。
(2015年3月1日)
二,后失眠
天光彻明,又是一个漫漫不眠夜。
昨夜效率不错,不但几乎改完了委约,还写完了一份文字稿件。这之间抽空,还写了一组不算太短的诗。
创作是一个持续兴奋的过程,是光和热的交错,爱与死的挣扎,时间在旁只是一个无助而无情的看客。我的作品改变现实,带来新的现实。它也源源不断地带给我新的动力。它遗忘、重生,它制造痛苦、彷徨、温柔和狂喜,它却从来也不赞扬或指责。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今夜,我没有找到光明,却坚信自己离她又近了一步。
雾霾不散,睡意全无。清理桌面,收起形形色色的易拉罐头,我要混入早点摊,一如初生。
(2015年3月11日,宁波)
三,莱文
记得大四的时候,毕业音乐会前夕,我和导师莱文先生对座慢火车咖啡屋的木桌。我与他的师徒关系要结束了。我写完了所有的作品,要毕业了。煽情的话语从嘴边喷出,似乎也别无选择。苦咖啡一如苦艾酒,为这段落式的的离别平添惆怅。他说起他的父亲,他的家庭,他的未来。他说他也要离开这座学校了。他说,我爱这里,可这就是人生。
我说,过几天就是我的音乐会了,为我祈祷吧!
他用手轻轻撑起桌面,将头凑到我的耳畔。像一只狡猾的老鼠,又像一头冲破了蛋壳的骄傲的雏鸟。他轻轻地对我说:
“I don’t pray.”
仿佛焕发了青春,他收起包,快步走出咖啡店大门。
(2015年3月15日)
四,少女
如诗般的忧愁,如花般的烂漫,和这之间反复无常的灰色地带。
一如少女。
(2015年3月21日)
五,无题
你说,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安静。
我却执意采下一朵野花,别在你的发间。
(2015年3月28日)
六,追逐者
他努力追赶我。我嘲笑他。
我扬起沙,听见他在身后痛苦的咳嗽声。
他没有停,跟在我身后,努力不让自己消失在我的意识中。
我累了,停下来。他超过我,跑向远方。
我冲着他喊,别跑了,傻逼,我在这儿呢!他回过头,在消失之前努力给了我一个蓄谋已久的微笑。
(2015年4月2日)
七,写于某展览前夕
从演出,展览,到艺术商品,艺术的喷涌实在令人目不暇接。作为旁观者、爱好者,抱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热情与快乐去拥抱你所知道和有可能接触到的一切,是一种对每一个艺术家的安慰和对营造艺术行业之繁荣的促进。但事实上,这样略显盲目的热情对提升一个人的艺术品味,或提升整个艺术产业的质量并无帮助。我个人觉得,观看艺术,尤其是新作品,应永远抱着怀疑、猜忌、思辨的心态。诚然,每个作品的背后都是创作者和策划者的心血,所以如果你试图批判,也该带着对他们的尊敬。Anyway,我觉得一个普通观者观赏艺术之合格的心态应该是:敬佩,并提出质疑。欣赏艺术是一个深刻而疼痛的过程,所有的快乐都是经过层层批判最终提炼出来的——除非当你面对一个真正的大师的作品,你除了赞叹无话可说——不过我保证,这样的新作品你一生不会遇到超过十次。
希望接下来我的作品,我的可能的展览,也能收到更多热情的质疑和批评,而非热情的蜂拥和赞美。这样的说辞须要勇气,但没有勇气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艺术家?
(2015年5月13日,宜兴)
八,无题(又一)
艺术家是无须附庸风雅的。附庸风雅的人,一辈子附庸风雅,成不了大气候。
但风雅是要有人附庸的,有人风雅,有人附庸,原本就是对的。
(2015年6月26日,深圳)
九,不染
随着年龄增长,我渐渐开始体会艾略特当年宣称自己是“思想上的保守主义者和政治上的保皇派”的真正含义。这个话并非它字面上的意思。“有思想”不代表叛逆,支持、拥护与主流思想相抵触的价值观。“不合作”也决不是“与不合作的人合作”的意思。从一种附庸跳到另一种附庸,谁说就不是另一种盲从呢?
在24岁的今天,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这世上有人揭露丑陋,攻击黑暗,但揭丑的人就不丑吗?人们说要有信仰,生命才有意义。但信徒就不可能是个庸俗的人吗?如果大家都是庸俗的人,那么一个庸俗的人的生命真的比另一个庸俗的人更有意义吗?莎士比亚说,傻子领着疯子走路,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病。确实,此病看起来不可医治。
所以我想,惟有去寻找,去建立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吧。一个人要想挣脱泥沼而绽放,也惟有努力使自我凌驾于泥沼之上这惟一的办法吧……
愿知我者请与我同行。来日方长,愿我们都能有价值地活着。
(2015年7月4日)
十,爱
爱是忠于自己的命运,然后创造价值,并非为自己,也并不后悔。
(2015年7月11日)
十一,快乐人生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不想看有重量的书,不愿观有重量的影,不敢探讨严肃的话题,还拿异样的眼神观望那些这么做的人。
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工作是机械化的。他们没有激情,不抱有期愿,但他们还是在兢兢业业地完成它,因为工作可以创造他们眼中惟一的价值——钱。
于是钱和钱可以得到的东西成了他们生活中近乎惟一的追求。下班回家的路上,公交车窗外的标语让他们感到国富民强。回家后,体育新闻版面一个个翻译过来的外文名让他们觉得自己离这个世界那么接近。他们深感自己活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或而无聊了,看看微博里一分十一秒的小电影,炒炒小股票,感慨一下,啊,生活真快乐。
(2015年7月15日)
十二,中国精英
其实美国的精英是很厉害的。只是他们很沉静,不作秀,不天天发声。真正高端人士的圈子很小,很纯粹,很零散,也不总在风口浪尖。这其实是聪明的。给民众言论的自由,给那些名流大茄发表观点的舞台。市景、学院一派欣欣向荣,街头的游行队伍,百老汇的人流,好莱坞的热浪,前赴后继。这些东西肤浅归肤浅,到底解放了精英人士,让他们毫无压力地升起,闷声去做自己的学问。最后,还给他们出版的自由,给他们必要的生活福祉。
中国正好相反。民众没有自由,网络和信息的审核制度将他们的生活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视界里。名流自娱自乐,对着大洋彼岸的同类附庸风雅;沉迷于晚会,“高级”的私生活等,从不干实事,还觉得自己很时尚。结果,很多有能力成为精英的人看到了这些问题,他们——出于这样的人一贯的单纯——有很多就化身怨妇,指出我们的体制问题、社会问题,结果处处碰壁,与审查制度结下深深的梁子。其实这里边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体制(也包括一部分我们民族性格上的原因)常常让最聪明、最敏感的那些人都在不得不关心最接地气的事情,这是这个国家缺少思想深度的最根本原因。我们为什么没有福山,没有Gerard Grisey,没有毕加索,甚至连可以合理理解他们的人都很少?不是我们的智商不够,是智商够的人大多都无暇顾及这些那么纯粹的学问了。
(2015年7月17日)
十三,有别于政治的宗教
宗教并不旨在接近真理。对一种宗教而言,“真理”是既定的,是一个存在而非一种创造。宗教的工作是在它自己的框架内限定并执行它自己的“真理”,及训练信徒获取该真理的方式和心态。从这个意义上,如果“真理”作为一种思想的境界是存在的,那么宗教对于人们客观地去追求它其实并没有什么帮助。宗教的“真理”在于通过部分改变一些词语的语义和性质,制造一种可以自圆其说、强有力的观点,以此改变人的思考方式,并劝说人们通过放弃一部分思考的权利获得平静。人们须要承认,尽管事实上一种宗教在意识形态上的运作常常类似或等同于一种政治,但它确实在创造一种价值,而非伤害。基于大多数人的生存现状与实际的思考能力,如果他们没有一个超凡的大脑,则至少应该拥有一个踏实和安定的生活,而后者是大多数正当宗教的目标,却是政治所极少能够给予的。
所以我支持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拥有一个宗教信仰。
(2015年9月5日)
十四,纽百利大街的吉他手
告别叮叮作响的有轨电车,步入纽百利大街不夜的喧哗。人群中,一个满脸胡渣的青年男子独坐阶沿,摆弄怀中的吉他。欢笑的人潮穿梭而过,脆弱的琴弦惟剩喑哑之声。他却沉静其中,仿佛要从中找寻他人所难以介入的安慰。我与他擦肩而过,径直向前。那身影却停在我的脑海中,那琴弦突然又发出了声响。是声声切切的低吟,随风摇曳。
(2015年9月25日,波士顿)
慈云集
一,拜河畔的女孩
坐在波士顿的一家Pavement咖啡馆吃蓝莓muffin蛋糕,想起自己的上一个蓝莓muffin还是在3年多以前的泰国北部,拜河流域的某个小山村里的一个专门供西方人“体验生活”的地方。老板是个美国人,养了——不好意思——雇了,很多年轻美貌的泰国少女。她们和我构成了那个地方彼时惟一的亚洲面孔。
老板每天都和他们说泰语,坐在屋檐下面,翘着一只光脚瞧着他的女孩们走来走去。她们细细的小腿和蜿蜒的脚步就像是一个模子里铸的一样。当时那个蓝莓muffin要5美金,比今天的这个还贵,充斥着远离城市的瓷实劲儿,只是价格实在不太泰国。我记得当时吃完muffin,要了一只皮划艇,请了一个向导,准备顺着河道漂流而下。其中的一个女孩子领来了向导,送我们到了河边。她站在河岸向我挥手的时候,我几乎爱上了她。
也许那一刻触发我的心绪的,是我们就要道别的现实。我对她说的唯一的话是一句英语的“谢谢”,可是直到今天,当我无意间想起当时的情景,她的脸庞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嘿,拜河畔的女孩。
二,三个圣诞节
我读大学本科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去教会朝拜。第一个接收我的是个华人教会。他们不承认圣诞节,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耶稣是在那一天诞生的。在那个全世界都在庆祝的日子,他们显得很平静。那一天的聚会也很朴素,没有特别的装饰,也没有节日气氛。大家都像约好了一样,故意不提“圣诞”这两个字。只有一旁的小孩子按耐不住兴奋,脸上洋溢着特别的喜气。
大三的时候,一对意大利裔的夫妇把我带到了离学校相反方向的另一个教会,是个英文教会。他们的圣歌是用摇滚的方式唱的。每个星期天早晨,虽然我基本不会晚到,但每次台上都已是鼓点飞扬,歌者高举双手喊着颂赞的词,专注的脸上热泪盈眶。台下有人匆匆步入座席,有人已在走道忘情起舞……
他们的圣诞庆典是盛大的,放肆的。放肆的呼喊,放肆的赞美,放肆的虔诚。镁光灯打下昏暗的光点,他们挂满泪水的脸上写满圣体降生时的喜悦。
大四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份工作,为一个学校周边小村的小教堂弹唱诗班,于是不得不再次改换门庭。来这里朝拜的都是附近的农民,唱诗班是他们自发组织的。除了每周的“课业”,他们也会排些其它和耶稣基督有关的曲子。
工作是快乐的。虽然没有太多的收入,但尚显体面。我只和他们一起渡过了一个圣诞节。他们的牧师是轮流制,一个牧师的期限到了以后,会和其他村的交换,以防止牧师和信徒间太过密切的个人关系。那个圣诞是当时的牧师在那个教堂的最后一次主持。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节日欢乐的模样,我也特意准备了几首欢快的小曲用作间歇。
可是当第一个人哭着和女牧师道别时,这样的努力终究还是还是失败了。胖胖的女牧师却依然保持着优雅的笑容,与大家拥抱告别。和我拥抱时,她说,谢谢你这半年(我后来在这个教堂呆满了一年)和我们的陪伴,愿主常与你同在。
那座教堂有个小小的尖塔。冬天,积雪盖在塔上,很白,很美。
这些都是好几年前的往事了。用诗人的话说,就是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圣诞快乐,地上的人们。
三,侠
写曲子就像武侠小说,每当山穹水尽之时,总有英雄横刀立马,出现在你面前,为你解决问题。对我来说,这个英雄叫:大长音。
大长音,女,幻影系。以虚无飘渺之势化敌为尘,取敌于无形。
不要误解我。我天生勇武,不怎么需要他人相救,只是我有一个毕生的对手,他不死不灭,刚柔并济,阴阳难辨,如鬼魂一般缠绕在我的身边。他叫deadline.
Deadline,性别不明,派系多变,生性残忍,行踪诡异。常于不经意间闪现,取敌于不备。
每当deadline出现,我便需要大长音的相助才能度过难关。久而久之,我爱上了大长音。为了一睹其芳容,我东渡高丽,来到大长音的故乡。
我听说那大长音,乃大长今的妹妹。
我到了高丽,吃着一碗泡菜。
我数着菜叶子,一片,两片,三片……每数完一片,我就把它送进嘴里。一共七七四十九片菜叶。
七七四十九片菜叶下肚后,我望着窗外。积雪无痕,大长音没有出现。
作曲家,男,侠客系。性情多变,以诗为剑,以鹿为马。杀敌于剑下,敌亡而剑不沾血。我,就是作曲家。
我束好行囊,积雪中留下一行远去的脚印。
作曲家,世上最孤独的侠。
四,正确和不正确的社会观
有一个很基本但也常常会引起争议的道德问题。它的几个表述如下:
1) 你的一个同胞被一个难民强奸了,那么该受指责的究竟应该是“难民”,还是“这个难民”?
2) 如果10个难民里有6个被认为可能强奸别人,那么是否可以以此断定对其余的4个人也至少应该予以适当防范?
3) 如果对上一问答“是”,那么是否就可以反过来认为这是对这4个人的道德歧视?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主要指近代以来的西方教育)所带来的是天赋人权的观念,人首先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其次才是有其种族和社会归属的人。它的另一面则是“人以群分”的古老观念,认为一个人的人种或社会根基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塑造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模式,他们将构成这个种族或社会群体的大多数。个人想要摆脱群体禁锢,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成为少部分,而得以被认可为“例外”。这两种观点,前者被认为是平等的社会观,而后者是不平等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不平等的观念里,“低级”的也人不是没救的,但他要被认可,须要付出比“高级”人更多的努力。
也许人类的历史就是一场在政治正确与不正确之间的博弈。
五,无题
合唱队三个小时的排练结束时,已是夜里十点多了。整个队里年纪最大的白发老者一个人躺到观众席最后的平台上,做了几组拉伸。新来的合唱指挥是一位极其古板的老师,其排量方式大体就是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地唱同一个乐句。排他的练就像军训,几近折磨。可老先生(就坐在我正后方)从不抱怨,即使长时间站立后不得不用手扶着我的椅背,也绝不偷懒。相比于我这种排了不到一小时就开始向邻座抱怨的,不愧人生榜样。
老先生是我校的老数学教授。在我觉得合唱老师是像个白痴一样的时候,他可能反倒是怀着满心热忱的……
所谓近朱者赤。是我肚里的墨太黑,配不上你们的高尚。
六,水调歌头
我觉得我活在一个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主观上害怕被孤立,客观上又不屑于众人。牛逼到可以让我全然敬佩的和牛逼到可以让我完全放下包袱去鄙视的人一样少。于是在人群中,我常常不得不游移与高冷于馋媚的边缘,浑身不自在。
七,和创作有关的一段文字
……(前略)我突然想到,其实上述这样的观点难道不是烂大街的调调吗?这难道不是又一次体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意识形态:那些大多数总是显得不分彼此,而那些小部分却显得各不相同?
可正是这些各不相同的小部分汇集起形形色色的力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他们创造潮流,又不满于潮流,于是一辈子引领着潮流而行。
我想起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非要写“不主流”的东西?主流不好吗?他说,你这是歧视主流。你看看多少人在听主流的东西,多少人来给你捧场?
记得今年6月在水牛城的音乐节Eivind Buene的大师班上,一个在美国学习的韩国女孩放了一首“随大流”的大乐队作品,大师让她谈一谈这个曲子。她无不骄傲地说,我的东西都不是“乱写”的,我算好了和声,写让我自己感动的东西,我的作品是我的爷爷奶奶都能听得懂的。
教授看了看她,说,我理解你说的东西。但我把你的曲子署上一个150年前的作曲家的名字,别人丝毫看不出破绽。而且你这个曲子在150年前也只能算三流作品。
女孩有点不知所措。欧洲人是比较直接的,这和动不动就用夸张的词语夸人的美国人不同。她愣了愣说,我老师说了,这是一个“great piece”.
她的老师是Bright Sheng.
Eivind耸了耸肩。女孩接着说,而且我也要保证每个观众都听得懂我在写什么。
Eivind接过话茬,说是的,观众很重要。但我们也应该接受每个观众认知面和思维的不同,也许有些人听到了你的10%,也有些是30%,也有些可能听到了50%,但并不是你要的。你应该明白,这个世界上的有些东西,他们希望所有人接触后反应一样;也有些东西,他们希望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艺术只属于后者,它要求争议、创造,和进步。如果你的一个作品演完,所以的人都为你鼓掌,所有的名流都向你祝贺,那么对不起,你失败了。
我想女孩一直期待着“你多大了?——嗯,这么年轻就写出这么大,这么成熟的作品,真不容易”之类的评语。她显然几乎已经非常明显地摆出了一副自我防御的架势。大师见状,将谱子还给了她。他的最后一句话是:
“It's a great craft with a high level of orchestration. Congratulations."
欧洲的老师,骂起学生来竟也那么文雅。
(整理于2017年7月27日,于北京慈云寺小区)
说梦集
一,关于创作和表演
高中毕业以后,一直在学的就不是怎样表达,而是怎样克制。写诗、作曲,无一不是。任何的材料、作品,表达到70%或80%是最好的。少了,观者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多了,你把观者吓跑了。留一点白,让观者去体味,去想象。观者是须要想象的,艺术毕竟不是包子,pia一个塞嘴里,是啥味儿就啥味儿。艺术之味是复杂的,是因人而异的。你得给听众或观者这个自由。
演奏或表演其实也一样,最高的境界不是全然的宣泄,而是适当的克制。70%、80%是最好的点,多了,观者觉得腻,并且你自己很可能会因沉迷而疯掉;少了,那就会被认为感情不到位,淡而无味。留那20%左右的白给观众,让他们通过你的演奏或表演去与创作者直接交流,给他们想象、回味,与抒发的空间,这也是表演者的使命之一。
我们常说艺术,无论形式,都是一种爱意的表达。爱是交融,是凝视,是留白,是创造自由。切莫把爱变成一种占有,一种饕餮和贪婪。
(2015年3月1日)
二,后失眠
天光彻明,又是一个漫漫不眠夜。
昨夜效率不错,不但几乎改完了委约,还写完了一份文字稿件。这之间抽空,还写了一组不算太短的诗。
创作是一个持续兴奋的过程,是光和热的交错,爱与死的挣扎,时间在旁只是一个无助而无情的看客。我的作品改变现实,带来新的现实。它也源源不断地带给我新的动力。它遗忘、重生,它制造痛苦、彷徨、温柔和狂喜,它却从来也不赞扬或指责。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今夜,我没有找到光明,却坚信自己离她又近了一步。
雾霾不散,睡意全无。清理桌面,收起形形色色的易拉罐头,我要混入早点摊,一如初生。
(2015年3月11日,宁波)
三,莱文
记得大四的时候,毕业音乐会前夕,我和导师莱文先生对座慢火车咖啡屋的木桌。我与他的师徒关系要结束了。我写完了所有的作品,要毕业了。煽情的话语从嘴边喷出,似乎也别无选择。苦咖啡一如苦艾酒,为这段落式的的离别平添惆怅。他说起他的父亲,他的家庭,他的未来。他说他也要离开这座学校了。他说,我爱这里,可这就是人生。
我说,过几天就是我的音乐会了,为我祈祷吧!
他用手轻轻撑起桌面,将头凑到我的耳畔。像一只狡猾的老鼠,又像一头冲破了蛋壳的骄傲的雏鸟。他轻轻地对我说:
“I don’t pray.”
仿佛焕发了青春,他收起包,快步走出咖啡店大门。
(2015年3月15日)
四,少女
如诗般的忧愁,如花般的烂漫,和这之间反复无常的灰色地带。
一如少女。
(2015年3月21日)
五,无题
你说,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安静。
我却执意采下一朵野花,别在你的发间。
(2015年3月28日)
六,追逐者
他努力追赶我。我嘲笑他。
我扬起沙,听见他在身后痛苦的咳嗽声。
他没有停,跟在我身后,努力不让自己消失在我的意识中。
我累了,停下来。他超过我,跑向远方。
我冲着他喊,别跑了,傻逼,我在这儿呢!他回过头,在消失之前努力给了我一个蓄谋已久的微笑。
(2015年4月2日)
七,写于某展览前夕
从演出,展览,到艺术商品,艺术的喷涌实在令人目不暇接。作为旁观者、爱好者,抱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热情与快乐去拥抱你所知道和有可能接触到的一切,是一种对每一个艺术家的安慰和对营造艺术行业之繁荣的促进。但事实上,这样略显盲目的热情对提升一个人的艺术品味,或提升整个艺术产业的质量并无帮助。我个人觉得,观看艺术,尤其是新作品,应永远抱着怀疑、猜忌、思辨的心态。诚然,每个作品的背后都是创作者和策划者的心血,所以如果你试图批判,也该带着对他们的尊敬。Anyway,我觉得一个普通观者观赏艺术之合格的心态应该是:敬佩,并提出质疑。欣赏艺术是一个深刻而疼痛的过程,所有的快乐都是经过层层批判最终提炼出来的——除非当你面对一个真正的大师的作品,你除了赞叹无话可说——不过我保证,这样的新作品你一生不会遇到超过十次。
希望接下来我的作品,我的可能的展览,也能收到更多热情的质疑和批评,而非热情的蜂拥和赞美。这样的说辞须要勇气,但没有勇气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艺术家?
(2015年5月13日,宜兴)
八,无题(又一)
艺术家是无须附庸风雅的。附庸风雅的人,一辈子附庸风雅,成不了大气候。
但风雅是要有人附庸的,有人风雅,有人附庸,原本就是对的。
(2015年6月26日,深圳)
九,不染
随着年龄增长,我渐渐开始体会艾略特当年宣称自己是“思想上的保守主义者和政治上的保皇派”的真正含义。这个话并非它字面上的意思。“有思想”不代表叛逆,支持、拥护与主流思想相抵触的价值观。“不合作”也决不是“与不合作的人合作”的意思。从一种附庸跳到另一种附庸,谁说就不是另一种盲从呢?
在24岁的今天,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这世上有人揭露丑陋,攻击黑暗,但揭丑的人就不丑吗?人们说要有信仰,生命才有意义。但信徒就不可能是个庸俗的人吗?如果大家都是庸俗的人,那么一个庸俗的人的生命真的比另一个庸俗的人更有意义吗?莎士比亚说,傻子领着疯子走路,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病。确实,此病看起来不可医治。
所以我想,惟有去寻找,去建立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吧。一个人要想挣脱泥沼而绽放,也惟有努力使自我凌驾于泥沼之上这惟一的办法吧……
愿知我者请与我同行。来日方长,愿我们都能有价值地活着。
(2015年7月4日)
十,爱
爱是忠于自己的命运,然后创造价值,并非为自己,也并不后悔。
(2015年7月11日)
十一,快乐人生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不想看有重量的书,不愿观有重量的影,不敢探讨严肃的话题,还拿异样的眼神观望那些这么做的人。
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工作是机械化的。他们没有激情,不抱有期愿,但他们还是在兢兢业业地完成它,因为工作可以创造他们眼中惟一的价值——钱。
于是钱和钱可以得到的东西成了他们生活中近乎惟一的追求。下班回家的路上,公交车窗外的标语让他们感到国富民强。回家后,体育新闻版面一个个翻译过来的外文名让他们觉得自己离这个世界那么接近。他们深感自己活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或而无聊了,看看微博里一分十一秒的小电影,炒炒小股票,感慨一下,啊,生活真快乐。
(2015年7月15日)
十二,中国精英
其实美国的精英是很厉害的。只是他们很沉静,不作秀,不天天发声。真正高端人士的圈子很小,很纯粹,很零散,也不总在风口浪尖。这其实是聪明的。给民众言论的自由,给那些名流大茄发表观点的舞台。市景、学院一派欣欣向荣,街头的游行队伍,百老汇的人流,好莱坞的热浪,前赴后继。这些东西肤浅归肤浅,到底解放了精英人士,让他们毫无压力地升起,闷声去做自己的学问。最后,还给他们出版的自由,给他们必要的生活福祉。
中国正好相反。民众没有自由,网络和信息的审核制度将他们的生活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视界里。名流自娱自乐,对着大洋彼岸的同类附庸风雅;沉迷于晚会,“高级”的私生活等,从不干实事,还觉得自己很时尚。结果,很多有能力成为精英的人看到了这些问题,他们——出于这样的人一贯的单纯——有很多就化身怨妇,指出我们的体制问题、社会问题,结果处处碰壁,与审查制度结下深深的梁子。其实这里边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体制(也包括一部分我们民族性格上的原因)常常让最聪明、最敏感的那些人都在不得不关心最接地气的事情,这是这个国家缺少思想深度的最根本原因。我们为什么没有福山,没有Gerard Grisey,没有毕加索,甚至连可以合理理解他们的人都很少?不是我们的智商不够,是智商够的人大多都无暇顾及这些那么纯粹的学问了。
(2015年7月17日)
十三,有别于政治的宗教
宗教并不旨在接近真理。对一种宗教而言,“真理”是既定的,是一个存在而非一种创造。宗教的工作是在它自己的框架内限定并执行它自己的“真理”,及训练信徒获取该真理的方式和心态。从这个意义上,如果“真理”作为一种思想的境界是存在的,那么宗教对于人们客观地去追求它其实并没有什么帮助。宗教的“真理”在于通过部分改变一些词语的语义和性质,制造一种可以自圆其说、强有力的观点,以此改变人的思考方式,并劝说人们通过放弃一部分思考的权利获得平静。人们须要承认,尽管事实上一种宗教在意识形态上的运作常常类似或等同于一种政治,但它确实在创造一种价值,而非伤害。基于大多数人的生存现状与实际的思考能力,如果他们没有一个超凡的大脑,则至少应该拥有一个踏实和安定的生活,而后者是大多数正当宗教的目标,却是政治所极少能够给予的。
所以我支持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拥有一个宗教信仰。
(2015年9月5日)
十四,纽百利大街的吉他手
告别叮叮作响的有轨电车,步入纽百利大街不夜的喧哗。人群中,一个满脸胡渣的青年男子独坐阶沿,摆弄怀中的吉他。欢笑的人潮穿梭而过,脆弱的琴弦惟剩喑哑之声。他却沉静其中,仿佛要从中找寻他人所难以介入的安慰。我与他擦肩而过,径直向前。那身影却停在我的脑海中,那琴弦突然又发出了声响。是声声切切的低吟,随风摇曳。
(2015年9月25日,波士顿)
© 2018 by Zhuosheng Jin.